锦州红色旅游发展研究
马鸣 张子钰
单位或者学校:大连理工大学
单位省市:辽宁省大连市
单位所在地区邮编:116000
摘要
锦州作为辽沈战役主战场,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。本文通过梳理锦州红色旅游的资源分布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,结合政策支持与区域实践,提出以“红色+”模式为核心的发展策略,旨在推动锦州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,助力英雄城市品牌建设。
关键词
锦州;红色旅游;资源整合;文旅融合;发展策略
一、引言
锦州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,作为辽沈战役的主战场,其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民族精神与历史记忆。近年来,锦州市以“英雄城市”为定位,大力推进红色旅游发展,形成了以辽沈战役纪念馆为核心的红色旅游体系。本文基于最新政策文件、学术研究及实地调研,系统分析锦州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与挑战,并提出针对性策略。
二、锦州红色旅游资源概述
2.1 资源类型与分布
锦州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,涵盖战役遗址、纪念馆、烈士陵园等多种类型。截至2025年,全市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单位37处,包括黑山阻击战101高地遗址、配水池战斗遗址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。其中,辽沈战役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,年均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,2025年“五一”假期单日最高接待量达4.5万人次。此外,凌海市牤牛屯村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、黑山阻击战纪念馆等红色地标,共同构成了锦州红色旅游的核心版图。
2.2 资源价值与意义
锦州红色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、文化和教育价值。作为“解放战争转折地”,锦州见证了辽沈战役的关键决策与战斗过程,其红色基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。例如,辽沈战役纪念馆通过全景画馆、VR体验等技术手段,还原战役场景,使游客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。此外,锦州红色资源还与“抗日战争起始地”“抗美援朝出征地”等辽宁“六地”定位深度关联,进一步凸显其全国性意义。
三、锦州红色旅游发展现状
3.1 政策支持与规划引领
锦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旅游发展,出台《锦州市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条例》《关于推进锦州市“文化名城、旅游强市”建设的实施意见》等政策文件,构建“立制筑基、教育铸魂、创新传播、发展赋能”四位一体工作格局。2025年启动“116213+N”文体旅融合发展体系,整合红色资源、笔架山等六大旅游资源,打造“山、海、城”三条黄金旅游带,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、生态旅游深度融合。
3.2 产品开发与品牌建设
锦州以“英雄城市”为核心品牌,推出“辽沈枪声・解放号角”“辽沈阻击・铁血忠诚”等12条红色主题线路,其中“辽沈枪声・解放号角”入选国家级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。同时,创新旅游产品形式,如凌海市牤牛屯村打造红色民宿集群,结合“农村三变”改革发展乡村旅游;辽沈战役纪念馆推出沉浸式情景剧《辽沈战役的历史瞬间》,累计演出超1000场,增强游客体验感。锦州通过“中省直媒体锦州行”“百城百媒看锦州”等活动,扩大品牌影响力,2024年国庆假期红色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08.6%,游客接待量居全省第三。
3.3 区域合作与联动发展
锦州积极推进跨区域合作,与葫芦岛市共同打造“解放战争转折地”红色研学精品线路,串联塔山阻击战纪念馆、辽沈战役纪念馆等景点。同时,加入辽沈战役红色旅游联盟,形成以锦州为中心,辐射吉林、黑龙江、内蒙古等地的红色旅游网络。锦州与井冈山、延安等红色旅游城市开展经验交流,借鉴其红色培训、实景演出等模式,提升自身发展水平。
四、锦州红色旅游发展策略
4.1 强化资源整合,构建全域旅游格局
打造红色旅游带:以辽沈战役纪念馆为核心,串联黑山阻击战纪念馆、配水池战斗遗址等景点,建设“辽沈战役红色文化走廊”,通过旅游专线、骑行道等串联各节点,形成“一线多景”的旅游动线。
推动文旅融合:依托“红色+山水+人文+民俗”模式,开发“红色研学+生态观光”“红色体验+乡村民宿”等复合型产品。例如,凌海市牤牛屯村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,打造“红色民宿集群+农事体验”项目,延长游客停留时间。
4.2 创新产品形式,提升游客体验
科技赋能红色旅游:引入5G、VR、AR等技术,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。例如,辽沈战役纪念馆可借鉴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“元宇宙服务矩阵”经验,开发“数字辽沈”APP,提供虚拟导览、战役模拟等功能。
开发特色文创产品:以辽沈战役、黑山阻击战等为主题,设计“锦州红”系列文创,如徽章、笔记本、数字藏品等。与本地企业合作,推出“红色美食套餐”“英雄主题手信”,将红色元素融入地方特产。
4.3 完善基础设施,优化服务体系
提升交通便利性:开通景区间直达巴士,加密旅游专线班次;在辽沈战役纪念馆周边建设智慧停车场,提供实时车位查询、预约服务。
加强配套设施建设:在景区内增设休息区、母婴室、无障碍设施,提升服务人性化水平。例如,黑山阻击战纪念馆可参照辽沈战役纪念馆经验,设置免费轮椅租借点和应急医疗站。
强化人才培养:与高校合作开设红色旅游专业,培养讲解、策划、管理等复合型人才。建立“红色故事宣讲团”,邀请老兵、专家开展专题讲座,提升服务专业性。
4.4 拓展营销渠道,扩大品牌影响力
新媒体营销:利用抖音、小红书等平台发起“#英雄城市锦州红”话题挑战,鼓励游客分享打卡视频;制作《决胜辽沈》《血色黎明》等短视频纪录片,在B站、微信视频号等平台传播。
节庆活动引流:举办“辽沈战役胜利纪念日”“红色文化旅游节”等活动,邀请革命后代、历史学者参与,提升活动权威性。例如,2025年暑期推出“烽火少年”军事历史夏令营,通过角色扮演、战场模拟吸引青少年游客。
精准客源定位:针对京津冀、长三角等重点市场,推出“红色经典+海滨度假”联票,吸引家庭游客;与企业合作开发“红色团建”项目,拓展商务客源。
五、结论
锦州红色旅游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,但仍需在资源整合、产品创新、区域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。未来,应依托“英雄城市”品牌,以“红色+”模式为核心,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、文化、乡村振兴深度融合,打造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。同时,需关注游客需求变化,动态调整产品策略,确保锦州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。通过政策支持、科技赋能与全域联动,锦州有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,为辽宁“六地”建设与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。
参考文献
[1]锦州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。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74号提案的答复[EB/OL].(2023-08-21)[2025-08-27]. https://wlgdj.jz.gov.cn/info/1079/4164.htm.
[2]辽宁文明网。锦州:让丰厚的红色基因焕发时代光芒[EB/OL].(2025-05-12)[2025-08-27]. http://ln.wenming.cn/jjln/202505/t20250512_6888722.html.
[3]新华网。锦州以文塑旅“五一”旅游出圈出彩[EB/OL].(2024-05-07)[2025-08-27]. http://www.shurl.cc/ddc403d9114b2af48cc2cb7d80422a9d.
[4]井冈山管理局。吉安井冈山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[EB/OL].(2024-08-01)[2025-08-27]. http://jgsglj.jian.gov.cn/xxgk-show-10176787.html.